今日导读:增长极理论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增长极的极化作用。增长极主导产业和推动性工业的发展,具有相对利益,产生吸引力和向心力,使周围地区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转移到核心
增长极理论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增长极的极化作用。
增长极主导产业和推动性工业的发展,具有相对利益,产生吸引力和向心力,使周围地区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转移到核心地区,剥夺了周围区域的发展机会,使核心地区域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扩大,这是增长极对周围区域产生的负效果。
二是扩散阶段前的极化阶段时间过于漫长。
扩散作用是极化作用的反向过程,两者作用力的大小是不等的。缪尔达尔认为,市场力的作用通常是倾向扩大而不是缩小地区间的差异,在增长极的作用过程中,如果不加强国家干预,极化效应总是大于扩散效应。但赫尔希曼认为,增长的累积性不会无限地进行下去,从长期看地理上的涓滴效应将足以缩小区域之间的差距。无论哪种观点,增长极的扩散效应不可否认,扩散阶段前的极化阶段无疑是漫长的。然而,要度过这个漫长的时间,落后地区的人民要继续忍受贫困,政治不安定的因素可能增加。对于讲求政绩的政府官员,在短期内看不到政策的显著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增长极政策的实施起到阻碍。
三是推动性产业的性质决定增长极不能带来很多的就业机会。
推动性产业是同主导产业紧密配合的新兴产业,具有很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属于迅速增长的企业类型,而且具有较大的规模。推动性产业的性质决定了增长极一般以现代工业为目标,技术装备和管理方法较为先进,因此培育增长极并不能解决很多的就业问题,反而容易形成“飞地”型的增长极。
四是新区开发给投资带来一定难度。
在投资商角度上,增长极一般以城镇为依托,又常不在已有建成区,这些地方交通一般不便,生活服务设施相对较差,投资者往往不愿意为这种新区投资,而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政府的投入,如果政府不采取积极的态度,增长极政策的实施困难很大。
五是增长极理论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区域发展政策,它若单纯依靠外力,可能造成脆弱的国民经济。
在全球化与本地化趋势并存的世界经济中,寻求依靠内力发展地方经济的道路,以知识和技术为本的区域发展战略越来越受到很多国家政府的重视。
品牌营销中增长极理论的优势
增长极理论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增长极理论对社会发展过程的描述更加真实。新古典经济学学者提倡均衡说,认为空间经济要素配置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即使短期内出现偏离,长期内也会回到均衡位置。佩鲁则主张非对称的支配关系,认为经济一旦偏离初始均衡,就会继续沿着这个方向运动,除非有外在的反方向力量推动才会回到均衡位置。这一点非常符合地区差异存在的现实。
第二,增长极概念非常重视创新和推进型企业的重要作用,鼓励技术革新,符合社会进步的动态趋势。
第三,增长极概念形式简单明了,易于了解,对政策制定者很有吸引力。同时,增长极理论提出了一些便于操作的有效政策,使政策制定者容易接受。
今天关于品牌营销中增长极理论的局限性的相关资讯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大家看完以后有没有什么收获呢,更多关于品牌广告营销策划的资讯请关注三众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