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营销中什么是战略地图:战略地图的核心思想与基本内涵

今日导读:什么是战略地图:战略地图的核心思想与内涵战略地图(strategy map)由平衡计分卡的创始人罗伯特·卡普兰和戴维·诺顿在2004年出版的著作《战略地图》中被提出。它以平

  什么是战略地图:战略地图的核心思想与内涵

  战略地图(strategy map)由平衡计分卡的创始人罗伯特·卡普兰和戴维·诺顿在2004年出版的著作《战略地图》中被提出。

  它以平衡计分卡四个维度的目标(财务维度、客户与市场维度、内部流程维度、学习与成长维度)为基本点,通过绘制这四个维度之间的复杂联系而形成企业的战略因果关系图。

  如果企业不能够全面地描述战略,领导者、管理者与员工之间无法进行顺畅地沟通,那么就无法对战略达成共识,必定制约企业的发展。

  战略地图的核心思想是:

  企业通过运用组织资本、信息资本和人力资本等无形的资本(学习与成长),来最大化企业的战略优势和效率(内部流程),进而把公司的特色和价值传递到市场(客户市场层面),最终实现股东的追求(财务目标)。

  战略地图由平衡计分卡发展而来,与平衡计分卡相比较,战略地图新增了两个层面的东西。

  一是颗粒层,表示每个层面下面都可以分解为许多要素,用来提高指标的清晰度和突出重点;

  二是动态的细节层,用来描述战略随时间的动态变化。

  战略地图的四个层面清晰地描绘了企业的财务目标,描绘了企业所面对的市场和客户的各种价值主张,制定了影响其他流程的关键任务指标,还指明了实现这些目标所需要的人才、技能、信息以及企业文化。

  以上这些要素结合企业自身情况,清晰地指明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改进方法,论证了战略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因此,只要企业能够清晰准确地完成财务、客户、流程、学习与成长方面的目标,最终便能很好地达成企业的愿景。

  判断一个战略地图是否有效的方法有两点:

  第一点是关键指标的数量及其分布比例,研究资料显示,成功应用战略地图的公司,指标数大致为20个,财务、客户、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层面的比大致为2∶2∶4∶2;

  第二点是关键指标的性质比例,包括长期指标与短期指标、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等。

品牌营销中什么是战略品类:目标品类的意义与作用

  什么是战略品类:目标品类的意义与作用

  一旦零售商就各个方面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之后,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属于自己的战略品类了。

  所谓的战略品类,又称为“目标品类”,就是零售商通过给目标消费群提供持续的、出众的价值,帮助零售商门店成为消费者必选的品类,它应具备以下的作用:

  ——确定零售商的品牌形象,能够引起消费者的关联联想。

  ——对目标消费群很重要。

  ——在综合贡献方面,居于所有品类的领先地位。

  ——拥有较高比例的资源。

  一句话概括,就是你的这个品类在所有的零售商当中是经营得最好的,即品种齐全、价格低廉、质量保证、促销频繁、货物充足、陈列美观宽敞,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而且长期保证良好的形象,在老百姓中形成了良好的口碑,以至于形成了“买XX,到XX”的关联联想,逐步树立起零售商自己的品牌。比如说河北邯郸的美食林,长期以来在自制糕点、食品方面达到了以上的要求,在消费者中拥有良好的声誉,在当地形成了“买食品,到美食林”的良好口碑。

  今天关于品牌营销中什么是战略地图:战略地图的核心思想与基本内涵的相关资讯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大家看完以后有没有什么收获呢,更多关于品牌广告营销策划的资讯请关注三众广告。

猜你喜欢

品牌营销中国际贸易政策的类型
品牌营销中投入产出分析的理论基础
品牌营销中什么是市场领先者:市场领先者的例子案例
品牌营销中杜能农业区位论:农业圈的修正模型
品牌营销中卡尔·乔治·巴思对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贡献
品牌营销中铺市失败的影响、不利之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