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营销中社会阶层的划分方法:科尔曼地位指数法

今日导读:社会阶层的划分方法:科尔曼地位指数法这一方法由社会研究公司(Social Research,Inc.)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并在消费者研究中得到广泛运用。该方法从职业、教

  社会阶层的划分方法:科尔曼地位指数法

  这一方法由社会研究公司(Social Research,Inc.)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并在消费者研究中得到广泛运用。该方法从职业、教育、居住的区域、家庭收入四个方面综合评估消费者所属的阶层。

  在计算总分时,职业分被双倍计入,这样,一个人的最高分可达到53分。

  另外,如果被访问者尚未成家,则在计算他的总分时,教育和职业两项得分均双倍计入总分。

  对于户主在35~64岁,以男性为主导的已婚家庭,其综合得分如果在37~53分,则为上等阶层,得分在24~36分为中等阶层,得分在13~23分为劳动阶层,得分在4~12分为下等阶层。

  根据科尔曼地位指数法,科尔曼(Coleman)和雷茵沃特(Rainwater)将美国消费者分为上层(14%)、中层(70%)和下层(16%),每一阶层又被进一步细分,总共形成七个生活方式存在差别的群体。表11.2显示的便是这七个群体及相应的社会经济状况。

  科尔曼——雷茵沃特社会等级结构还对中产阶层和劳动阶层进行了区分。虽然中产阶级和劳动阶层同属于中层社会,但这两个群体在价值实现和职业上是有所区别的。

  《财富》杂志曾对科尔曼和莱茵沃特所划分的三个社会阶层进行了调查,这三个群体分别是劳动阶层、中产阶层和上下阶层,调查结果反映出这些群体之间在价值观和消费者行为上存在明显的差别。

品牌营销中社会阶层的演变:向上流动、向下流动

  社会阶层的演变:向上流动、向下流动

  产生社会阶层的最直接原因是个体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和机会的差别。社会阶层具有一定稳定性但并非一成不变,个体可以通过教育、职业来改变自己所处的阶层。

  1.向上流动(UpwarDMobility)

  向上流动是指个体从较低社会层次向较高社会层次转变。一般来讲,良好的教育、好的工作机会和成功的创业都能帮助个人从较低的社会阶层上升到较高的社会阶层。

  2.向下流动(DownwarDMobility)

  向下流动是指个体从较高社会层次向较低社会层次转变。个人由于家庭破产或虽受到较高教育但是并未获得好的职业的情况,通常都被视为社会阶层的向下流动。

  3.社会阶层的破碎(Social Class Fragmentation)

  社会阶层的破碎是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原本存在的社会阶层失去其存在的基础,阶层成员分散到其他阶层的社会状况。例如,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有许多企业工人下岗,这些下岗工人部分失去生活来源,不得不需要社会救济,阶层向下流动。而也有部分通过自身创业和再就业,重新回到原来的社会阶层甚至向上流动。

  今天关于品牌营销中社会阶层的划分方法:科尔曼地位指数法的相关资讯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大家看完以后有没有什么收获呢,更多关于品牌广告营销策划的资讯请关注三众广告。

猜你喜欢

品牌营销中不同业态的超市综合毛利指标
品牌营销中测定市场容量的一般步骤
品牌营销中韦伯工业区位理论的假设条件
品牌营销中古典契约、新古典契约与关系性契约的区别
品牌营销中生产要素需求的特点
品牌营销中超市选址的程序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