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营销中商场博弈的例子和启示:智者的金钱游戏

今日导读:正所谓“商场如战场”,此言委实不虚。战场上钩心斗角、尔虞我诈、你来我往,形势瞬息万变,一将功成万骨枯;商场上亦是兵不厌诈、针锋相对,商机一旦错过,往往便差之千里。如果说战场

  正所谓“商场如战场”,此言委实不虚。战场上钩心斗角、尔虞我诈、你来我往,形势瞬息万变,一将功成万骨枯;商场上亦是兵不厌诈、针锋相对,商机一旦错过,往往便差之千里。如果说战场博弈,是勇者的智勇较量;那么商场博弈,便是智者的金钱游戏。

  世界著名钢笔品牌派克钢笔自1889年申请专利到现在,已经长盛不衰达100多年,年销售量多达5500万支。它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伴随着世界上的许多重大活动,见证历史,传播文明。然而,100多年后,派克钢笔却在和竞争对手克罗斯的较量中落败。

  当时,随着人们书写方式的改变,钢笔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保持自己的优势地位,派克钢笔在新任总裁的带领下开始寻求突破方向。与此同时,克罗斯公司也开始行动。

  几经分析后,派克钢笔希望以拓展新市场为突破点。克罗斯公司则意图在稳定高档市场的同时,尝试开拓低档产品市场,并有意将这个计划透露给了派克公司。

  派克钢笔新总裁得知克罗斯的计划后,遂决定在高档产品市场疲软的时候,马上开拓低档产品。

  克罗斯公司见状,马上调整了自己的策略,它一面装作恐慌的样子,打广告显示出要和派克公司竞争低档市场,一面趁着派克转移目光、高档钢笔市场疲软的时候迅猛出击扩大在高档钢笔市场中的份额。

  派克公司本意是借着开拓新市场的机会使公司走上新的发展道路,却不承想,等它回过神来,高档市场已经被严重冲击,市场占有率下降到只有17%,销量更是只有克罗斯公司的一半,而其低档钢笔市场的开拓工作也严重受阻,之前投入的巨大成本都打了水漂,并未实现盈利。这是因为,在以往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派克钢笔已经成为一种气质、一种体面,人们为得到一支派克钢笔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也将之当作赠送礼物的一个上好选择。而如今,在低端市场同样能买到派克钢笔,严重损害了派克钢笔的品牌形象,这让那些钟爱它的人情何以堪呢?

  就这样,派克钢笔被拉下了神坛。

  可以说,在派克与克罗斯的竞争中,博弈一直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双方各自在自己的预判下选择了策略。派克公司在高档钢笔市场疲软的时候选择开拓新市场,而突破口就是开发派克低档钢笔市场,并受克罗斯公司“泄露”出来的信息的诱导,最终走上了错误的道路。事实上,在这个过程中,派克公司完全有更好的选择,比如,引入一个新的品牌。但它没有这么做。克罗斯公司面对强劲的对手,选择了欺骗策略,它本来选择进军高档钢笔市场,却故意将“开发低档钢笔市场”的意图透露给对手,然后以欺骗策略掩盖自己的真实意图,让对手在其误导下越陷越深。双方中输的一方输掉了客户,输掉了投入的成本,输掉了在市场中的霸主地位;赢的一方赢得了巨大的市场份额,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利润,赢得了高档钢笔市场的招牌地位。

  商场博弈就是这样,赢的一方就可以获得财富,输的一方则会输掉老本。正所谓“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在这场博弈中,博弈者需要步步为营,扎扎实实,采取最佳的策略,为分得更大一块蛋糕而努力拼搏。

  1.坚持底线

  在商场博弈中,赢得竞争、获取财富、实现价值固然是终极目标,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放弃底线,为了金钱而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而是要坚持必要的底线,不损人利己,不违法犯法。

  2.防人之心不可无

  在商场博弈中常常会有陷阱。就像派克公司就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被人诱导,陷入困境。所以,博弈者身处其中,要记得:防人之心不可无。对收集到的信息要详加调查和分析,弄清楚其背后的真实意图,仔细分析利弊得失,然后从利益最大化的角度选择最佳策略。

  3.保持对风险的高度敏感

  任何商业活动都是有风险的。派克公司在对手的期待下行动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其将来的落败,它的策略将自己置于极高的风险中。这也告诉我们,在博弈中,我们不能看到高利润后就丧失警惕,而要时刻保持对风险的高度敏感。

品牌营销中商店规模与消费者心理的关系

  现代商店类型众多,按经营规模,可以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商店;按经营商品的种类,可以分为综合商店、专业商店;按经营方式,可以分为百货商店、超级市场、连锁商店、货仓式商店、便利商店;按经营商品及购物环境的档次,可以分为高档精品店、中低档大众商店等。现代消费者的需求复杂多样,对商店类型的要求和选择也不相同。相应地,不同类型的商店经营特色不同,对消费者的购买心理及其行为也有不同的影响。

  1. 大型百货商场

  大型百货商场具有经营广泛、品种齐全、设施优良、服务完善、地处繁华商业中心、拥有良好信誉等诸多优势,具有较强的综合功能,可以满足消费者求全心理、选择心理、安全心理等多方面的需求,同时适应各种职业、收入、社会阶层的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因而对大多数消费者具有较大吸引力。它是消费者集中选购多种商品,了解商品信息,乃至享受购物乐趣,感受时代潮流的主要场所。一些知名度较高的大型百货商店,例如,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上海第一百货商店、美国西尔斯商店、巴黎春天商店等,往往代表着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因而成为消费者判断该城市繁华程度的窗口。

  2. 专业商店

  专业商店因其专业化程度高,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某种特定商品的深层需求,因而经常成为消费者在选购单一商品如汽车、电器、钟表、眼镜时首先选择的商店类型。

  3. 超级市场

  超级市场采取敞开货架、顾客自选的售货方式,消费者能够亲手选择、比较商品,亲身体验使用效果。与其他类型的商店相比,超级市场为消费者提供了较多的参与和使用机会,满足了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的参与、主动、创造的心理需要,同时减少了消费者与售货人员发生矛盾的可能性。因此,超级市场一经出现,便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4. 连锁商店

  连锁商店因具有统一经营方式、统一品种、统一价格、统一服务、统一标识、分布广、接近消费者等特点,在众多商店类型中受到消费者偏爱。在连锁商店购物,可以降低风险防御心理,节省挑选时间,缩短购买过程。特别是一些连锁快餐店、便利店如麦当劳、肯德基等,以其方便、快捷、便于识别等优势,满足了现代消费者求快、求方便的心理需要。

  5. 货仓式商场

  货仓式商场在各种类型的商店中异军突起,一反传统销售方式,将零售、批发和仓储各环节合而为一,并采用小批量如成盒、成打的形式出售商品,因而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仓储、包装、运输等流通费用,进而大幅度降低商品的零售价格。尽管这类商场购物环境较差,服务设施简陋,但价格低廉的突出优势迎合了中低收入阶层的消费者求实、求廉的购买动机,故对这一阶层的消费者有很强的吸引力。

  6. 高档精品店

  高档精品店以经营品牌商品、价格昂贵、质量优良、环境设施讲究和高水准服务而见长。这类商店主要以高收入阶层、社会名流等为服务对象,满足其显示财富、身份、社会地位的心理要求。高档精品店多与世界知名品牌生产商相结合,以专卖店的形式出现,例如,“皮尔卡丹”、“金利来”、“鳄鱼”等,满足部分消费者求名、炫耀、攀比的购买动机,并以此赢得稳定的消费者群。

  总之,商店类型不同,对消费者购买心理及其行为的影响有所不同。消费者常常在购买活动开始之前,根据自身的消费需要和购买习惯对商店类型进行选择。实践证明,新建商店如果与邻近商店销售的商品种类协调一致,相互补充,可以方便消费者购买,促进商品销售;如果与邻近商店销售的商品种类反差太大,则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今天关于品牌营销中商场博弈的例子和启示:智者的金钱游戏的相关资讯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大家看完以后有没有什么收获呢,更多关于品牌广告营销策划的资讯请关注三众广告。

猜你喜欢

品牌营销中完全单一(伞型)品牌策略的优点与缺点
品牌营销中联邦快递对客服人员的激励制度
品牌营销中区域管理学派的主要观点
品牌营销中晚期重商主义的贸易学说
品牌营销中市场挑战者战略:正面进攻策略
品牌营销中销售(营销)中不可不知的心理定律:麦吉尔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