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营销中瑞典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今日导读:(1)20世纪3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逐渐由自由阶段向垄断阶段过渡,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已日趋尖锐,以致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同时,金融寡头凭借其掌握的国家机器,加强了对国家

  (1)20世纪3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逐渐由自由阶段向垄断阶段过渡,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已日趋尖锐,以致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同时,金融寡头凭借其掌握的国家机器,加强了对国家经济的干预,以攫取最大限度的利润。在此情况下,新古典经济学所宣扬的资本主义能自动实现充分就业均衡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不攻自破,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统治,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必须在理论上另辟蹊径。瑞典学派正是为适应这种需要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瑞典学派的奠基人威克塞尔在1898年出版的《利息与价格》一书中提出了积累过程原理。他认为,在一个银行信用充分发展的社会经济中,一般价格水平取决于银行提供的贷款条件或贷款利率。然而,这不是决定价格水平的充分条件,确定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货币利息率,即市场利息率同自然利息率之间的差异。威克塞尔从区分这两种利息率的差异出发来说明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这就是所谓积累过程原理,即宏观动态的均衡分析。其后,瑞典学派经济学家卡塞尔、达维逊又从不同方面对威克塞尔的理论进行修正并补充完善了宏观动态经济理论。

  (2)20世纪30年代,缪达尔、林达尔、伦德贝格和俄林等人的努力使瑞典学派初步形成。标志着这一学派形成的主要著作有:

  ①缪达尔在1927年出版的《价格形成问题与变动因素》。此书在传统的静态均衡价格理论基础上,加进了预期因素,强调企业家对未来的主观预期及不确定和风险等因素在价格形成理论中的重要作用。缪达尔1939年出版了《货币均衡论》。此书把一些经济变量区分为事前估计与事后计算两种,进行动态分析。

  ②林达尔在1929年出版了《货币政策的目的和方法》。此书企图建立动态分析的期间分析,以代替静态均衡分析。林达尔在1939年出版了《货币和资本理论的研究》。他试图对预期因素进行分析,建立一个一般动态理论体系。

  ③伦德贝格在1939年出版了《经济发展理论研究》。作者采用过程分析或序列分析来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波动和增长。

  ④瑞典政府失业调查委员会于1933—1935年发表的《失业委员会最后报告》。参加该委员会撰写的瑞典学派经济学家有缪达尔、俄林、哈马舍尔德、阿克曼等。他们采用瑞典学派的分析方法和观点,得出了需要通过政府干预来消除失业的结论。

  (3)60年代以后,瑞典学派的经济理论获得了进一步发展。这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林德伯格。他所著的《新左派政治经济学》《瑞典经济政策》两书全面评述了激进派经济学的理论观点,系统总结了近百年来的瑞典经济政策,既保持了瑞典学派原来的传统,又加强了瑞典学派理论中的社会民主主义经济思想。

品牌营销中瑞典学派卡塞尔的购买力平价理论

  瑞典学派的理论奠基人之一卡塞尔,在1922年出版的《1914年以后的货币和外汇》一书中提出了购买力平价理论。这是一种阐明浮动汇率如何决定的理论,意指两国的货币汇率应以两国货币购买力相等的原则来确定。卡塞尔认为,两国货币之所以能够互相交换,是因为它们在各自国内具有购买力,因而两国货币汇率应该等于这“两种通货的内部购买力之商。”这被后人称之为“购买力平价理论”。

  卡塞尔认为,以购买力平价作为汇率决定的基础的可以有两种形式:购买力绝对平价论和购买力相对平价论。

  (1)购买力绝对平价论。这是指汇率由两国货币各自在其本国内所具有的购买力的比率来决定的理论。而所谓货币的购买力是与物价水平的高低呈反比例的。因此,汇率归根结底由两国当时的绝对物价水平的比率来决定。

  (2)购买力相对平价论。这是指在报告期的汇率由于对基期来说物价已发生变动,则须把基期的旧汇率与物价变动后的购买力平价结合起来决定的理论。卡塞尔说,在两国都发生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的情况下,“新标准汇率等于旧汇率乘以两国通货膨胀程度之商”。

  卡塞尔认为,无论是基期的汇率,还是报告期的汇率,都是指均衡汇率,即一般正常汇率,而非实际的市场汇率。实际市场汇率以此均衡汇率为中心,依两国货币市场供求状况而上下波动。报告期与基期均衡汇率的变动,是同一期间两国物价水平变动或者说两国通货膨胀率变动的反映。这就是说,汇率的变动应该与两国相对物价水平的变动相一致。可见,卡塞尔的购买力平价学说,乃是关于如何决定浮动汇率的理论。

  但是卡塞尔又认为,购买力平价虽然是均衡汇率的最主要决定因素,却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因为决定均衡汇率的还有外汇市场的投机因素和单向资本流动因素等。因此,卡塞尔在均衡利率的决定上,既反对把购买力平价视为唯一因素的观点,也反对把购买力平价视为各种因素中毫无特殊作用的一个普遍变量,而否认其具有主要决定作用的观点。总之,在卡塞尔看来,汇率在本质上是由购买力平价所决定的。

  今天关于品牌营销中瑞典学派的形成与发展的相关资讯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大家看完以后有没有什么收获呢,更多关于品牌广告营销策划的资讯请关注三众广告。

猜你喜欢

品牌营销中最后通牒博弈的例子与启示
品牌营销中麦当劳的全球化战略案例分析
品牌营销中银行持续贡献客户的主要分类条件
品牌营销中爸爸去哪儿营销案例分析:亲子营销,魅力无限
品牌营销中凯恩斯经济学理论的确立
品牌营销中哈耶克的货币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