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营销中人口转折理论的基本观点

今日导读:所谓人口转折(Demographic Transition),是指从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的稳定人口,转向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稳定人口。人口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通常

  所谓人口转折(Demographic Transition),是指从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的稳定人口,转向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稳定人口。

  人口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通常情况下,人口增长率的增加基本上都是由死亡率的降低引起的。在过去的200年间,世界人口总量发生了爆炸性增长,但这种增长也呈现出一定的特点,人口增长在历史上经历了几个不同特征的阶段,这几个阶段分别被描述为:

  第一阶段:高死亡率和高出生率,人口增长率非常低。第二阶段:死亡率下降,但出生率居高不下,人口增长率急剧上升。第三阶段:死亡率仍在下降,出生率开始下降,但下降速度减慢,人口增长率逐渐下降。第四阶段:低死亡率和低出生率,人口增长率低。

  (1)发达国家的人口转折。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基本上都经历了上述四个不同阶段。发达国家这四个阶段所对应的历史时期分别为:

  第一阶段主要是指在19世纪以前,工业化国家的人口变动情况。在19世纪以前,人口再生产没有受到人为控制,出生率接近生物学上的最大量。但这一时期因饥荒、瘟疫和战争,死亡率也很高。如发生在1347-1353年间席卷整个欧洲的一场历史性大鼠疫(俗称“黑死病”),夺走了2500万欧洲人的性命,相当于1/3的欧洲人口丧生于这场瘟疫。

  第二阶段发生在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经济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的革新,导致医学技术不断改进,人们的健康和营养状况显著改善,死亡率降低,预期寿命也在延长。但传统的生育观念和制度继续保留,总人口出生率并没有下降,高出生率与下降的死亡率之间差距扩大,人口增长率急剧上升。

  第三阶段反映20世纪初——1950年代,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情况。这一时期包括了两次世界大战,但死亡率仍然在下降,而且下降速率放慢。由于工业化、城市化的迅速发展。

  (2)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折。20世纪以来,发展中国家人口死亡率下降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这三个阶段与发达国家略有不同。第一阶段出现在20世纪初。法律和秩序的强制实施,加上较发达的交通运输使食物的生产和分配得到了显著改善,从而使得以前经常出现的饥荒大大减少。第二阶段始于20世纪中叶公共健康项目的实施,包括供水和卫生系统。第三阶段包括通过医院和广泛的医疗服务,使儿童死亡率大大降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婴儿死亡率还远高于发达国家,但从长期来看,由于医疗条件的改善,其婴儿死亡率大大降低了。2008年低收入国家的婴儿死亡率下降到11‰。发展中国家人口死亡率的大幅度下降,主要原因是医学的巨大进步和粮食生产技术与分配系统的改善。

品牌营销中人类的行为规律:简捷启发式原则

  人们经常采用简捷启发式原则以简化决策任务(卢现祥、朱巧玲,2012)。简洁启发式原则代表一种指导信息探索的有效捷径、近似算法或简约法则,是个体在决策时有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认知能力。当面临冗余信息、时间压力和认知约束时,人们能够运用快速高效、心智成本低廉的简洁启发式扩展其有限的理性,由此也常导致其判断偏离理性而使非理性现象成为可能乃至普遍。

  简捷启发式原则具体包括:

  ①代表性启发原则,即人们在判断某一事物时往往简单地采用类比的方法,即靠回忆已经掌握了的一些事物的代表性特征,而对先验概率不敏感、忽略平均回归的意义等;

  ②可得性启发原则,即人们在预测和决策时,倾向于根据客体或事件在知觉或记忆中的可得性程度来评估其相对概率,容易知觉或回想起的被判断为高概率;

  ③锚定与调整原则,即人们在判断时常根据一些典型特征或显著经验对这些事件的发生形成一个锚定值,再以此为参照点调整对事件的估计;

  ④小数定律,指人们在决策时似乎运用小数定律,即认为一个小样本和大样本有近似相同的概率分布,如现实中人们常认为一个小样本的均值也会以平均值为中心。

  今天关于品牌营销中人口转折理论的基本观点的相关资讯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大家看完以后有没有什么收获呢,更多关于品牌广告营销策划的资讯请关注三众广告。

猜你喜欢

品牌营销中4R营销理论案例分析:2005年湖南卫视超级女声营销策划
品牌营销中消费者的决策依据:被影响者的心理作用机制
品牌营销中什么是敏感类商品:超市敏感类商品的特点
品牌营销中三级经销商的结构:总代理商、二级代理商、三级代理商
品牌营销中贝勃定律在管理中的例子与启示
品牌营销中什么是服务创新:服务创新的例子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