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导读:从消费心理角度来看,品牌理论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视品牌为标志与符号。因为品牌的产生就是基于它的标志功能。这一理论观点至今仍有影响。该理论要求经营者注意标志
从消费心理角度来看,品牌理论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视品牌为标志与符号。
因为品牌的产生就是基于它的标志功能。
这一理论观点至今仍有影响。该理论要求经营者注意标志要能提供货真价实的象征和持续一致的保证。品牌仅是一个附加在产品上的一个部分或成分。
第二个时期是视品牌为象征与建构意义。
因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者视品牌不仅是外显标志,更是一种形象。这一理论要求经营者注意创造品牌特点差异、树立个性和反映自我。品牌开始反映它与消费者的关系变化。
第三个时期是视品牌为消费者的主观认知。
这一观点主要源于人们把认知心理学理论引入品牌研究。这是个重要的开始。传统营销理论将品牌视为产品形式层中的一个因素,而品牌的认知心理学贡献在于,它明确地把品牌从产品概念中区分开来。它认为,品牌是存在于人们心智中的图像和概念的群集,是关于品牌知识和对品牌态度的总和。
品牌营销中品牌联想的三种形态:属性、利益、态度联想
通过不同的品牌联想构面来衡量品牌形象,将品牌联想的内涵分为三种形态:
(1)属性联想。属性联想是关于产品或服务的描述性特征。属性联想又分为“与产品有关”以及“与产品无关”两类。与产品有关的属性是执行该产品或服务功能的必备要素。而与产品无关的属性是有关于产品或服务的购买或消费的外在方面。与产品有关的属性主要分为四项:
①价格信息;
②包装或产品外观;
③使用者形态(例如:何种形态的人会使用此产品或是服务);
④使用情境(例如:在何处以及何种情境形态下,此产品或服务会被使用)。
其中,价格信息是十分重要的属性联想,这是因为消费者常常对价格与品牌的价值有着强烈的信念,并会根据不同品牌的价格层级,来组建他们心中的产品类别知识体系。
(2)利益联想。
利益联想是消费者给予产品或服务属性的个人价值,也就是消费者心目中认为此产品或服务能够为他们做些什么。利益联想可进一步分为三类:①功能利益;②经验利益;③象征利益。功能利益是指产品或服务的内在优势,与生理及安全需求有关。经验利益是使用产品或享受服务的感觉,其通常与产品属性有关。例如:感官乐趣、多样化以及认知刺激。象征利益是指产品或服务的外在优势,其通常与产品属性无关,而是与社会认同的需求或是个人表现以及自尊有关。
(3)态度联想。
品牌态度是消费者对品牌的整体评价,是形成消费者行为的基础。品牌态度与产品的功能利益、经验利益以及与象征利益存在相关性。
今天关于品牌营销中品牌理论的发展历史: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的相关资讯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大家看完以后有没有什么收获呢,更多关于品牌广告营销策划的资讯请关注三众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