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导读:目前国际上应用比较广泛的竞争力的评价理论体系主要有4个:瑞士洛桑国际发展学院的评价体系、世界经济论坛的评价体系、荷兰格林根大学的评价体系以及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评价体系。前
目前国际上应用比较广泛的竞争力的评价理论体系主要有4个:瑞士洛桑国际发展学院的评价体系、世界经济论坛的评价体系、荷兰格林根大学的评价体系以及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评价体系。前两种主要侧重于国际竞争力评价,后两种主要侧重于产业竞争力评价。
1. 洛桑评价体系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的国际竞争力理论以市场经济理论为依据,运用系统科学的统计手段,从经济运行、事后结果和未来发展的潜能,包括决定经济运行的各种客观因素和体制、管理、政策及价值观念等主观因素的研究出发,立足对一国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的综合竞争力做出系统全面的反映和评价,把国际竞争力定义为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国家在世界市场经济竞争的环境和条件下,与世界整体中各国的竞争比较,所能创造增加值和国民财富的持续增长和发展的系统能力水平。基于这一概念,在世界整体竞争发展的基础上,设计包括244项计量指标的科学评价体系,以年度为单位,系统评价和反映世界各国的国际竞争力水平,为分析世界国际竞争力发展格局、变化趋势及各国制定竞争发展战略提供客观依据。
2. 世界经济论坛评价体系
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即达沃斯论坛,是以研究和探讨世界经济领域存在的问题、促进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为宗旨的非官方国际性机构,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论坛因每年年会在达沃斯召开,故被称为达沃斯论坛。达沃斯是瑞士东部的一个城镇,人口10000人左右。
世界经济论坛对竞争力的描述为“决定一国生产力水平的一整套制度、政策和因素”;其评价标准涵盖12项因素包括社会制度、政府效率和透明度、基础设施、劳动力市场效率、技术创新、卫生和教育、市场规模,以及宏观经济环境等。其数据主要来源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世界经济论坛在全球进行的相关调查。
世界经济论坛《2013—2014年全球竞争力报告》,对2013年的144个主要经济体进行了评价,其中,国际竞争力排行榜前10位的国家和地区包括瑞士、新加坡、芬兰、瑞典、荷兰、德国、美国、英国、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日本。其他如中国台湾地区排名第13位,韩国排名第19位。在大型经济体中,中国大陆排名第29位,其他,巴西排名第48位、南非排名第52位、印度排名第59位、俄罗斯排名第67位。
世界经济论坛《2014—2015年全球竞争力报告》,公布了2014年的排名,瑞士位居榜首,新加坡和美国分列第二位和第三位。进入前十位的其他经济体依次为芬兰、德国、日本、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荷兰、英国、瑞典。中国大陆排名第28位,在金砖国家中排名最高。
3. 荷兰格林根大学的评价体系
该体系主要是进行产出与生产效率的国际比较,强调产业竞争力可以由价格水平、生产率水平及质量水平三方面因素反映。在进行评价时,对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分类按同一分类体系标准化,得到可比数据,然后根据这些可比数据计算出反映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参数。这些参数包括:①相对价格水平,包括产出相对价格水平、投入相对价格水平或相对单位劳动成本水平;②生产率,包括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等单要素生产率以及全要素生产率;③质量水平,用反映产品附加值水平的指标间接反映产品的质量水平;④品牌竞争力,主要包括品牌在开拓和占领市场上的能力、品牌的超值创利能力和品牌的发展潜力三个因素之和。
这一评价体系与前述两个体系的最大区别在于,实现了各国(地区)的产业分类按同一体系进行标准化,保证了数据指标的对称性。
4.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评价体系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成立于1966年,总部在奥地利维也纳,其使命是针对当今各国面临的工业问题,特别是在有竞争力的经济、良好的环境和有效地就业(3Es)三个方面面向政府、机构和企业三个层次,提供一揽子服务方案。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于2002年建立了一套分析各国工业竞争力的指标体系。这套指标体系以人均制造业增加值、人均制成品出口、制造业增加值内中高技术产品的比重、制成品出口内中高技术产品的比重4个指标测量国家或地区生产与出口制成品的竞争力。其中,前两个指标反映工业能力,后两个指标反映技术层面和工业的升级。最后,将4个指标量化为分指标,按照各自的权重,得出各国的工业竞争力指数。
品牌营销中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国际供给与需求是通过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实现的。
1.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与产业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产业结构在总体上决定了贸易结构,一国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产品和资源往往成为出口的主导产品,而同时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则需要进口。另一方面,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的演进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经济发展,对外贸易及资本流动的扩张,不但隐含着各国进出口结构的不断变动,而且也促使各国产业结构发生变化。本国对自然资源、产品、劳务的出口,可以对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而对国内紧缺的资源、劳务和技术的进口,则可以为本国发展同类产业创造良好的供给条件。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指出,非产品创新国家的产品将遵循“技术引进→在本国市场上与外国产品竞争的进口替代→出口竞争”的逻辑顺序发展。在弗农看来,创新产品初始垄断优势及其后技术转移与扩散形成的垄断优势的丧失,决定着国际贸易的格局变化,从而推动一国产业结构的演进。
2.国际投资
国际投资包括本国资金的流出和国外资金的流入。对外投资会导致本国产业的转移,而国外资金的进入会使国外的产业向本国转移,这两个方面都会使本国的产业结构发生变动。在诸多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中,国外对本国的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作用是较大的。首先,国外投资直接决定生产方式、生产技术、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这会直接改变原有的产业结构;其次,外资企业中间产品的供应结构和最终产品的销售结构也对原有的产业结构产生直接影响;最后,外资所带来的技术和管理的溢出效应对本国产业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今天关于品牌营销中国际竞争力评价的主要理论体系的相关资讯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大家看完以后有没有什么收获呢,更多关于品牌广告营销策划的资讯请关注三众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