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导读:二批从外地接冲货但是不砸怎么办市场总是有千般变化,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批发商接冲货砸价、倒鸡毛砸价的现象如何处理。但是现在又有新问题了,5排4号是我们的经销商,5排5号是个批
二批从外地接冲货但是不砸怎么办
市场总是有千般变化,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批发商接冲货砸价、倒鸡毛砸价的现象如何处理。但是现在又有新问题了,5排4号是我们的经销商,5排5号是个批发商,两个人门挨门,但这个批发商就是不在经销商这里拿货,他就是要开车去300公里之外拿货。批发商如果从外地接货而且砸价,我们可以“打”他。但这次是他跟经销商门挨门却要去外地接货,而且他接外地货又不砸价出货。你总不能说:“你不接我们经销商的货我就“打你”–那就不讲理了。但是你不“打”吧,对经销商的信心又有很大打击,关键是这事情“恶心”人–你想想,可乐的经销商,眼瞅着隔壁有个“钉子户”不从他这里接可乐,而要去外地接货,听说接的价还比他这里低,而且出货价又规规矩矩,让你没有借口去“打”他。这简直就是滚刀肉,无处下手了。对于这种人怎么办?厂家业务员这时候就要帮助你的经销商拔掉“钉子户”–上门说服这个客户让他接货,“老板,我帮你算本账”,算完之后得让“钉子户”说:“噢,原来我从厂家经销商这里接货,还是比从外地接货合算。”
可口可乐公司业务员小魏、钉子户老张、经销商老王聚在一起。
小魏:老张,你别从外地进货了,你从我们经销商老王这里进货吧。你看我们经销商离你一米远,你不从这里进货你好意思吗?
钉子户:嗨,小魏,做生意要赚钱呀,我从外地接货比你这里便宜,一箱便宜5毛,一年下来可不少呢。再说了,我每个月都要去趟省城进货,也是顺便省点钱,我可不是有意跟你们过不去。
小魏:你一箱不是便宜5毛钱吗?我给你算个账,你就知道其实这5毛钱便宜得划不来。
钉子户(笑):你这么大的本事,来,算给我听听。
小魏:老张,你从外地提货有没有算过运费?
钉子户(笑):不用算,我就是不提你们的货,我也得去趟省城。
小魏:老张你不能这么说,你是商人,你做生意,就得算成本,你既然要去省城,你就应该去接那些当地没有总经销的货,否则你就要把运费算上去,一车1000元钱,平均下来你一箱摊2毛钱运费不过分吧。
钉子户(不服气):就算你说得对,我还便宜3毛。
小魏:老张,你从我的总经销这里拿货,跟你从外地拿货不一样。你从总经销商处提货,你一次提1箱、2箱、3箱都可以。你甚至可以不提货,在门店摆个样品,有人来要,你从我的经销商这里借就行了。而你从外地提货,你不可能一个月跑8趟吧?那么你一次要提100箱、200箱,这就意味着要占用资金和库房,这个账你算了没有?
钉子户(若有所思):对呀,这个我倒没注意过。
小魏:还有,去年夏天,我下面一个县城看到有商店把雪碧易拉罐卖46元1箱。我说“你吃了炭了,这么黑?”他说“不黑,我45元1箱接的货”。我明白了,我们厂雪碧易拉罐到了淡季卖42元1箱,到了旺季卖45元1箱,一个饮料厂家,淡旺季价格变动是很正常的。假如你在我的总经销这里接货,一次拿的货少,你船小好掉头,降价你也亏不了,甚至大幅降价,还会有二批补库存。你从外地拿货,假如你倒霉刚拿完200箱货,厂价降了,你一箱赔5元,什么时候能挣回来?
钉子户(开始冒汗):对,对,对。
小魏:还有一个就是售后服务,你从总经销商这里拿货,有1瓶破损,我们给你包退包换。你去外地拿货,你1个月拿1趟,你拉了500箱货过来,破了1瓶,你不可能拎着再跑回去换吧。一瓶可乐卖3元,但是批发一箱可乐利润只有2毛,如果那边不完善不给退换(而且那边肯定没我们这边完善),你破损1瓶就得卖15箱才能挣回来。
钉子户(脸色逐渐变绿):来,抽烟。
小魏: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你跟我们总经销门挨门,你不从他这里进可乐,搞得我们总经销咬着牙恨你,不从你那里进你代理的好护士卫生巾,我们总经销的销售能力大不大你是知道的。就是因为你从外地进了点可乐,导致损失了我们总经销这么大一个客户,损失了这么大一块销量,你值得吗?
钉子户(无限神往状):我可没那意思,我明天就从老王那里提可乐。
小魏:别急,让我说完,最后给你算一下,你总共便宜5毛钱,第一运费给你打掉2毛,资金压力、库房压力又打掉2毛,价格风险再打掉1毛,售后服务又打掉1毛,损失销量、损失客户网络再打掉1毛,算来算去,这5毛钱绝对划不来。如果你从我的经销商这里进货,那么我们把你提为一类客户,给你上门订货,上门换破损,上门作促销,上门作服务,上门作导购。
钉子户(眼泪和鼻涕开始一齐涌出):我对你的敬仰之情,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好了,别做梦了,批发商没那么容易搞定,更不会随随便便就涕泪横流。
玩笑归玩笑,道理是一样的。对接货不砸价的经销商要恩威并施,一方面通过算账让他知道“你从外地进货划不来”,另一方面“只要你从我这里进货,我给你什么什么支持,甚至你以后从我的经销商这里进货,连钱都不用掏了,以物易物(我拿我的可乐换你代理的方便面,你拿你的方便面换我的可乐),这叫投桃报李,桃李之交,取长补短,大家皆大欢喜。
品牌营销中二批商已经开始冲货(倒货、窜货)、砸价,怎么办
二批商已经开始冲货(倒货、窜货)、砸价,怎么办
经销商是厂家签约的一级总经销,他旁边有个批发商,他跟厂家什么约都没签,他从外面接冲货又砸价出货扰乱市场秩序,如果“非法”批发商出货价比总经销的价格还低,怎么办?
1.以牙还牙,专打痛处
发现有批发商砸你(产品)的价,直接去找他谈判,有用吗?
经销商如果在当地实力很大,去找这个批发商谈可能还有点用,因为不管黑的白的,这个经销商能震慑住该批发商几分。
事实往往是这样,经销商出货38元/箱,二批出的是37元/箱砸价。这个时候经销商直接找这个二批谈,他根本不理你–可能这个二批实力比经销商还大。这时候怎么办?谈判是什么?谈判就是双方坐下来谈谈妥协的条件。你不能让对方怕你,你就没资格跟他谈判。
背景:
总经销商张老板主要代理的产品是汇源果汁。批发商王老板同时又是金星方便面总经销(此处举例拟名“金星”,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从外地进汇源果汁,砸价出货。
总经销商张老板:OK,你王老板敢砸我汇源果汁,一次砸2000箱,一箱砸5毛钱。我砸你(批发商王老板)金星面砸多少箱?4000箱?我才没那么多钱陪你玩–你砸我的汇源果汁砸2000箱,我砸你的金星面50箱;你砸我每箱5毛钱,我每箱砸你5元钱。我自己掏腰包硬赔钱卖你的金星面,我才总共赔250元。我把这个货放给谁?我专门给你的下线客户放货,而且一边放货一边宣布:金星面厂降价5元钱,都降了快半年了–这些下线客户就会说“这个该死的老王又黑了我45元”。
以牙还牙,专打痛处的意思就是:你敢砸我(代理的产品)的价,我就砸你(代理的产品)的价。砸哪个品种?最畅销的品种?不,那样容易出现副作用–比如他还代理可口可乐,你砸他的可口可乐,结果误伤一大片同行,得罪了一群人。你要砸他利润最高而且还独家经销的那个杂牌货,他损失的利润很大,而且你误伤的面小。
我的优势是–纯属报复性袭击。你砸我是一次2000箱,一箱砸5毛,你的目的是赚钱或者带货。而我砸你一次50箱,一箱砸5元,我是为了“整死”、“整怕”你,所以我无所顾忌,可砸的幅度很大–咱们立场不一样,你别看你是大批发商实力比我大,我小如钉,你大如牛,这钉跟牛碰,不一定钉吃亏。当然,我砸你的价,不是为了跟你“鱼死网破”,“打到死一个为止”,我是为了教训你,让你知道我不好惹。砸上三四次以后对方会去找你谈判。
话术示例:
经销商(很关心地问):王老板,听说最近有人砸你的价,你听说了没?
砸价批发商:听说了,砸得我现在头疼得不得了。
经销商(很神秘的):你知不知道谁砸的?
砸价批发商:不知道,正查呢!
经销商:我知道谁砸的。
砸价批发商:是谁?
经销商:嘿嘿,是我。
砸价批发商:哎呀,我都愁死了,你还来跟我开玩笑。
经销商:真的是我,你看我这张诚实的脸,它从来不会撒谎。就是我砸的价,我自首来了。我告诉你,想“死”说话–容易,我陪你,就是因为你一直砸我的价我才砸你两把教训你。你要想“活”,咱们大路朝天,各走一边,从此休战怎么样?
特别提示:对于接货砸价的二批,直接上门谈,弄不好是“热脸碰个冷屁股”。你没把握一下子把他震住,就得以牙还牙,“砸”过他之后,再跟他谈。当然语气上不要像上面的例子中那么横,那是我故意让大家读起来轻松。你要真这么干,最好带几个保安去,另外让司机开车在路口等着接你逃命。
我在山东威海给一家农药企业讲这一招,有个业务员举手说,魏老师,你这招不“牛”,我这儿还有一招更“牛”的:
有个姓李的二批从外地接我们的货砸价,我们想了一招–晚上11点半,我跟当地经销商带了几个人去敲他的门(当然不是打他)。开门后,我以厂家身份跟他讲:“李老板,你是个批发商,何必跟我们厂家过不去,你跟我们过不去,你‘死定了’。我们某某农药,是全国知名农药厂,我们只有一个品牌,而且我们做的是全国的市场。你不一样,你是个批发商,你手里代理了30个牌子,而且你做的是一个城市的市场。你把我惹急了,我们报请总部支持费用,从全国调货,我把你30个牌子,每一个牌子砸5箱,每箱砸5元,我一次砸死你,你信不信?”
点评:这个批发商听完,他心里“毛不毛”?这厂家要真这么干一下,这个批发商就彻底完蛋了。当然这只是吓唬一下,厂家也不能这么干,否则岂不是“与整个武林为敌”(30个品牌的厂家和批发商、经销商都会起来反对)?
2.对方没有品牌,纯粹是个“倒鸡毛”的,怎么办
如果二批接冲货还砸价,我们就得“以暴易暴”,砸他代理的产品的价格,先打完然后再谈。用这一招的前提是对方也在代理品牌产品。
前面我们说面对大批发商砸价的策略是“打他的痛处”。但是如果碰到一个小批发商接冲货砸价,这家伙根本不是“大如牛”,也不是“小如钉”,而是“小如针”–是个杂牌军(手里没有品牌,纯粹是个“光棍”),你想回过头打他,他说我没品牌,我“光脚不怕穿鞋的”,你怎么办?
最典型的就是有一群专门以倒货为生的个体户(可能还没执照),其中包括一些在大厂家当过业务员,后来发现商机辞职专门倒货赚差价的(可见这一行的利润还是比较可观)。行里面把这群人叫做“倒鸡毛”、“黄牛党”、“吃垃圾的”。这种手上没品牌又到处接货砸价的二批,最招人恨,很多厂家拿他们没办法。
这种人信息灵通,行动迅速(他可能在这个行业做过业务员,懂政策),比如说可乐在佛山促销“醒目买一送一”,他立刻窜过去买上500箱,转过身到东莞卖掉。国美打特价“康佳彩电21吋纯平,特价500元/台,每人限购1台”。他立刻找了5个农民,“化装”成5个消费者,买5台,然后,转手找个批发商卖掉。这种人在批发市场面子还挺大–他甚至能不掏钱就拿到货。这边作促销,他来了,找个熟悉的批发商说“给我50箱货,我明天给你钱”,批发商也愿意支持(因为这种人还款信誉还不错)。这种“流氓无产者”“无家无业”,没有门店,没有品牌,活动能量还不小,真有点不好对付。
怎么办?有人说K他–算了,做业务做到要动武的境界就太可怜了。
有人说“招安”,你干脆给我做二批或者当业务员算了。问题是这种人干得好的不会因为你的拉拢改变他以前的经营模式。这种人靠倒鸡毛是赚到了钱的,他那小日子过得可能比一般批发商还滋润,很难安分守己地给你当批发商,更不用说给你当业务员。
硬打找不见目标,“招安”又怕他“贼性难改”,怎么办?
一是断货源,收购。如果他这批货扔到你的市场上会对你的市场有很大打击,就先把他的货用现金买过来再说,然后立刻查他是从哪里提货,把那边的源头断掉(这个比较难做到,但是必须做)。
二是打他“疼”的地方。这种人靠什么为生?靠差价和客情,他最看重的是他的固定客户网络和行业“声誉”(服务周到,包退破损,还款信誉好等)。
他最“疼”的地方就是客情,因此你就要想办法挖陷阱,破坏他的客情网络,直到他怕你,不敢再惹你为止。
常用的方法有三个。
(1)第一招是促销回击
比如我是可口可乐的业务主任,被一个姓李的倒鸡毛的批发商砸价砸得很厉害。我就在批发市场放风“可口可乐公司办事处的人说了,谁敢从小李手里接货,就让他赔死”,然后找个合适的机会“整”他一回。怎么整?最近发现他又从外地接货,52元一箱卖给当地客户(我们经销商出货价格是53元),一经确认,立刻从公司申请资源,在当地作促销,还卖53元一箱,但是我一箱送2瓶,折下来相当于一箱49元。这个动作下来,让凡是从他手里接货的人赔钱(这些人刚刚从小李手里52元一箱接货,厂家搞了个促销价格成了49元了)。然后我一边做,还要一边放风–就是针对小李,以后谁敢接他的货,就会“死得很难看”,这次就是个例子。
(2)第二招是赠品抢终端
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事情。有一段时间,我的经销商雪碧易拉罐出货是41元/箱,倒鸡毛的批发商叫王汉阳,从外地倒过来卖405元/箱。我们这个经销商外号叫徐拐子,很“坏”的,这家伙想了一招:我卖41元,你不是卖405元吗?好,跟公司申请个促销政策,买两箱送一个塑料脸盆。我们出这个政策专门把货往这个批发商的下线客户那里卖,一边卖我们一边宣传:最近这两个月,凡是进雪碧的统统都有脸盆送。结果客户就说:“王汉阳这个王八蛋,我说他怎么卖给我的雪碧比市场价便宜5毛钱,原来脸盆让他拿走了。”
更有戏剧性的是,这个王汉阳没想明白我们这样做是在对付他,他还真以为我们有脸盆送,就来找徐拐子了:“徐哥,听说最近买可乐、雪碧,都有脸盆送,我今天拿500箱货,你给我250个脸盆。”徐拐子说了一句话,后来传为笑谈:“我卖雪碧送脸盆,倒不是为了拿脸盆,主要是为了捉鳖,你看鳖来了。”
赠品抢终端也罢,促销回击也罢,道理都一样,就是打他(倒鸡毛的批发商)最疼的地方,破坏他的客情,让他在他的下线客户中失去威信,失去信誉。
(3)官方手段
这是个法律常识,你可以到工商局公平交易局(科)投诉倒鸡毛的客户低价倾销、不正当竞争,因为这种倒鸡毛的人,往往没有正当的经营执照,你可以借助政府力量把他“拿下”。
综上所述,对倒鸡毛的客户,你要让他知道,不要以为“光脚不怕穿鞋的”。你手里有品牌,我打你的品牌;你手里没品牌,我打你的客情网络;你说宁可客情被损坏也要倒我的货,我不相信你不怕政府的行政处罚。这些招不可能一下把所有倒鸡毛的人都搞定,但至少让对方感觉到,这个厂家的人不好惹,算了,这个货我还是少倒,我倒另外一个产品。
今天关于品牌营销中二批商从外地冲货(倒货、窜货)但是不砸价怎么办的相关资讯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大家看完以后有没有什么收获呢,更多关于品牌广告营销策划的资讯请关注三众广告。